精神文化象征石刻家訓:拓下來傳下去
2017年03月29日 17:17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石刻家訓:拓下來,傳下去□本報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陳珊婷 文/圖近日,在石獅市博物館一樓,“清風美德潤獅城”主題展館又迎來一批參觀者。博物館館長李國宏當起了義務講解員

景勝別墅石柱上鐫刻著紅底楹聯家訓。

景勝別墅門楣上的石刻“曝麥觀書”

石刻家訓拓片《兄弟和睦》詩
原標題:石刻家訓:拓下來,傳下去
□本報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陳珊婷 文/圖
近日,在石獅市博物館一樓,“清風美德潤獅城”主題展館又迎來一批參觀者。博物館館長李國宏當起了義務講解員,他說得生動有趣,參觀者聽得入迷。
該展館從去年8月開放以來,已接待參觀者2000多人次。展品從傳統古厝拓印而來,以石刻楹聯、石雕畫為主,內容大都是家訓。
傳統古厝藏家訓
“同氣連枝各自榮,些須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李國宏告訴記者,這首詩拓自永寧鎮沙美村懷德樓,說的是因資產分配、宗族事務管理等原因,家族里產生了一些糾紛,1938年,旅菲華僑盧謀對返鄉建造懷德樓,特地請人刻了這首詩,倡導兄弟和睦,在盧謀對等鄉賢的努力下,盧氏宗親漸漸消除了嫌隙。
李國宏介紹說,受傳統文化影響,閩南人的宗法觀念濃重。家中長者對后輩懷有深深的期許,習慣將家訓濃縮成一句話、一首詩或一幅畫,鐫刻在石頭上,勸導子孫向上向善。
石獅傳統古厝眾多,幾乎每座古厝都有石刻家訓,這些家訓與古建筑融為一體,訴說為人處世的道理,見證家族興衰。
在寶蓋鎮龍穴村,有座景勝別墅,四層樓高,為五開間四周帶回廊結構。一樓大門門楣上嵌著一塊石匾,匾上鐫有醒目的“曝麥觀書”四個大字。
高祖景是景勝別墅的主人,他艱苦創業,從一位農家少年成為菲律賓華僑富商。別墅建成后,他請泉州書法家張鼎創作了4首七言絕句,作為家訓。其中有一首這樣寫道:“自來積善有余慶,樓閣軒昂姓氏芳。更教兒孫耕與讀,觀書曝麥紹前光。”告誡家人要恪守本分,勤儉持家。
拓印路上故事多
說到這些家訓拓印作品,就繞不開姜玉榮。他是一個鄉土文化愛好者,喜歡帶著相機到處采風,特別喜愛傳統古街區和古村落,用鏡頭記錄文化遺存。
2009年,姜玉榮因工作關系認識了李國宏。李國宏告訴他,傳統古厝的石刻家訓很有研究價值,從此,姜玉榮有了明確的搜集目標,并與石獅市博物館展開合作,每次都多拓一份,交由博物館收藏。
為了更接近實物,姜玉榮一直在尋找新的采集手段。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朋友那里得知石刻拓片,覺得這個方法可行,但找不到專業人士,只好與朋友自行摸索,買來材料,在一塊舊石碑上反復試驗,終于掌握了其中的要領。
石刻拓印講究細節,一幅普通作品要耗費3個多小時。先要測量石刻的大小,然后裁好宣紙備用;在正式拓印前,必須將石刻清洗干凈,接著鋪上宣紙,用水潤濕,再貼上一層軟性吸水的專用紙,輕輕拍打,使兩張紙黏附在一起;等到紙張干了以后,覆上沾有墨汁的墊子,最后揭下紙張,整個過程才算完成。
“紙張和墨汁都是選用品質好的,雖然費用高一點,但拓片的保存時間相對也會長久一些。”姜玉榮說,8年間,他跑遍了石獅市各個村落,足跡甚至遍及晉江市,走訪了200多座古厝,拓下500多件石刻家訓。
喚起世人的重視
“博物館工作人員下鄉普查調研是常有的事,但經常都會被村民誤認為是文物販子。”李國宏解釋說,“這是被盜賊給害的,有些古宅遭過10多次偷竊,丟過木構件、門閂,現在又丟石雕、石刻。”
對此,姜玉榮的感受更深。“曾經拓印過的石刻家訓,有不少都已經丟失了。”姜玉榮認為,古厝文物失竊主要是防盜意識薄弱,村民總以為有人住著,或是地處住宅區的中心地帶,竊賊不敢明目張膽下手。然而,不法分子往往選擇在半夜,特別是雷雨天氣時作案。
此外,不少古厝的族人定居海外,人去樓空,或是只有一戶有人居住,無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古厝屬于家族的共有財產,在沒有得到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這戶人家不能私自對古厝進行保護性的改動。”姜玉榮如是說。
不過,近年來隨著文物知識的普及,以及文化愛好者和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家的“古董”,警戒心越來越高。“每次拓印之前,都要征得屋主的同意才行,有時也會遭到拒絕。”姜玉榮說,有些屋主會在門口焊上一個大鐵門,不讓陌生的外人輕易進入古厝,有條件的人家甚至安裝了紅外線防盜警報器。
“這些家訓都是祖先的智慧,不是簡單的物質財富,而是珍貴的精神文化財富,不能任其自生自滅。我們有意識地將其拓印下來,一是傳承美德,二是無奈之舉,出于對即將失去的文物的一種保護方式。”李國宏說,“通過文物工作者對家訓內容的解讀,古厝主人真正了解到家族的歷史,更加珍視古宅里的一石一木。”![]()
[責任編輯:王琳瑤]
- 好文

- 欽佩

- 喜歡

- 淚奔

- 可愛

- 思考

免責聲明
- 除鳳凰網注明之服務條款外,其它因使用鳳凰網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 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包括因下載而感染電腦病毒),鳳凰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 任何透過鳳凰網網頁而鏈接及得到之資訊、產品及服務,鳳凰網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鳳凰網內所有內容并不反映任何鳳凰網之意見及觀點。
- 鳳凰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鳳凰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 敬請諒解。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