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民健康托起全民小康 做實百姓的“幸福賬單” ——專訪西安市衛計委黨委書記、主任劉順智
2018年02月05日 18:02
來源:鳳凰網陜西綜合
如何讓群眾看病不再難,如何讓醫生們沒有顧慮地到基層問診,在2018年的陜西省兩會上,這些問題仍然成為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推進分級診療 引導群眾有序就醫
提起“看病難”,許多人都深有感受。大醫院里人滿為患,掛號、繳費、候診都需要長時間排隊;而社區、鄉鎮等基層醫院常常門庭冷落。不論大病小病,患者總喜歡往大醫院里跑。實際上,據調查,每年到大醫院里就診的人群中,80%左右患者都是在基層醫院就可以解決的常見病、多發病。但由于優質醫療資源多集中在大醫院,導致許多患者不信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水平,寧可多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往大醫院里扎堆。
患者不信任基層醫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水平有限。
那么,在解決“看病難”問題上,西安市都有哪些舉措?下一步該如何推進?劉主任說,解決“看病難”,分級診療體系是重要手段,它能夠引導群眾有序看病,而推行分級診療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強基層。
西安市按照“政府主導、政策引導、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原則,以區域內龍頭醫院為帶動,以提高基層能力為切入點,率先在全省開展了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目前,分級診療已經在全市所有區縣全面開展。
一是加快構建多元化醫聯體類型,所有三級醫院均參與了醫聯體建設,共計建成醫聯體37個,涵蓋轄區內的80所二級醫療機構和140所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西安市民,并向甘、寧、青、蒙等周圍省份輻射。
二是持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積極推廣具有西安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特色的“一二四聯”模式,全市已建立“家庭醫生工作室”292個、全科醫師和鄉村醫生服務團隊1955個,累計簽約城鄉居民390萬人。
三是開展慢病分級診療,防治協同加強健康管理。做好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的分級診療工作,我市共管理高血壓病人62.26萬人,管理糖尿病病人21.7萬人。通過推行日間手術,實現疾病急慢分治。目前市第四醫院、市紅會醫院兩個試點醫院已開展白內障、四肢骨折術后內固定取出術等13個病種(術式)的日間手術。
西安市衛計委積極引導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與二級醫院、鄉鎮衛生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通過專家坐診和加強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吸引群眾在基層醫院就診。而當基層醫院能滿足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時,人們自然不會舍近求遠往大醫院跑。這樣一來,基層醫院的醫生忙起來了,患者少跑路少花錢又能治好病,就能實現醫患雙贏。
保持公益本色 加快公立醫院改革
加快推進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是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一個關鍵環節。
為解決群眾最關心的“看病貴”問題,2017年,西安市79家二級及以上城市公立醫院及45家一級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實現銷售“零差率”,讓利給百姓,醫院的部分利潤由政府補貼,這是探索“醫藥分家”、化解藥價貴的一種積極嘗試。
目前,全市375家公立醫療機構已全部進行網上集中采購,市屬醫療機構95%以上的藥品和95%以上的高值耗材已順利實行“兩票制”。成立西安市藥品耗材采購聯合體,已經完成直接掛網藥品1185個品規的帶量議價工作。通過對比監測數據顯示,全市96所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為10.98%(國家規定不超過11%),藥占比為31.55%,同比下降了2%,平均住院日同比降低1.2%,取得了一定成效。
劉主任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借鑒外地經驗,重點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院長聘用制和編制備案制;加快市采購聯合體帶量議價工作,開展低價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議價工作,進一步降低虛高的價格;嚴控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提升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
通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了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和人才“雙下沉”,有效提升了基層醫務人員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多的居民選擇在家門口看病就醫,目前全市縣域內就診率已達到85%以上。
鼓勵社會辦醫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作為醫療服務體系重要補充,民辦醫療機構在促進醫療市場的發展、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緩解群眾“看病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且部分民營醫院推出的人性化服務、特色醫療等,也滿足了不同層次患者的醫療需求。
在鼓勵社會辦醫方面,西安市衛計委放寬準入條件,在符合規劃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取消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具體數量的限制。
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則,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規定,減化審批環節,重新劃分醫療機構審批權限,將200張床位以下綜合醫院、100張床位以下??漆t院交由區縣衛生行政部門審批。為了提高行政審批的服務效率,西安市衛計委專門成立行政審批處,負責所有審批事項的辦理,將審批事項納入西安市政務大廳服務范圍,簡化審批流程,方便群眾辦事。同時,加強指導和協調,各區縣衛計局不斷強化審批、監管職責,完善醫療質量評價體系,建立醫療監督信息網上公示制度,定期向社會公開。
根據規劃布局的需要,積極引導民營醫院特色化、專科化、差異化方向發展及突破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民營醫療機構逐漸由綜合醫院轉向???、中醫特色醫院,并呈現連鎖經營和集團化管理。近幾年,美容、口腔、中醫養生、康復、健康體檢等專科特色中小性型醫療機構呈快速增長趨勢。
劉主任認為,民營醫療機構在競爭中機制活、觀念新、市場化水平高,這些優勢都將進一步激活醫療市場,進一步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規劃到2020年,西安市社會辦醫的床位和服務量將達到25%,新增三級綜合醫院21所,二級綜合醫院7所,為社會辦醫預留每千人口1.5張的規劃空間,預計到2021年西安市至少新增住院床位1萬張。

工作人員幫助市民注冊APP
完善健康保障 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盡量讓人少得病、不得病,或者延遲得病,這是醫療衛生工作努力的目標與方向,也是‘健康西安’建設的根本要義。因為只有實現了這一目標,人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數才能真正提高。”劉主任表示,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普及健康生活常識、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加快健康環境建設。
近年來,西安市衛計委按照中、省文件精神,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工作機制,專門成立西安市衛計委基本公共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基本公共衛生工作的組織、協調工作。切實加強基本公共衛生的服務質量,加大培訓和考核。為深入實施“健康西安”行動,關注老年人健康,從2017年開始,由市、縣財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資金,對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輔助檢查項目,增加胸部正位X線片和B超檢查增加雙腎、膀胱,子宮附件/前列腺檢查。為提高各區縣對該項目的重視程度,明確相關部門職責,保障經費落實,確保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工作保質保量完成。通過這一項項行之有效的措施,穩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扎實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項工作,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

6月23日,西安市衛生計生委領導來到藍田縣洩湖鎮后李坪村督導健康扶貧工作,現場解決貧困戶病患后續治療費用報銷問題。
聚焦基層 織密健康扶貧網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因病返貧、因病致貧是扶貧路上的“硬骨頭”,為防止百姓“病根”變“窮根”,西安市衛計委加快補齊基層健康扶貧這塊短板。今年以來,西安市衛計委與扶貧、財政、民政等部門緊密配合,強力推進健康扶貧工作落實,為全市29.4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和54192名在冊貧困人員提供健康保障。
完善統一可執行的健康扶貧政策體系,才能為百姓織密健康保障網。這就要穩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保險”等保障線,避免困難家庭發生災難性醫療支出。西安市衛計委為全市貧困人口建立起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和政府保障構成的“四重保障”制度,并針對11種大病,確定定點醫院,建立救治臺賬。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重點在基層,對癥下藥,需采取更集中的支持、更有效的舉措、更有力的工作,讓基層真正“強”起來。西安市衛計委健全醫療幫扶體系,組織省、市12家醫院分別組團幫扶藍田、周至縣醫院,幫扶涉貧區縣的112所鄉鎮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了“一院幫一村”活動,協調142家省、市、區級醫療機構幫扶全市142個貧困村。391個貧困村均建成規范化村衛生室。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八大行動,建立健康扶貧長效機制,提高貧困地區群眾健康水平。印發60萬份宣傳品,發動8300余名鄉村醫生、計生專干和健康教育人員,一對一入戶宣講健康扶貧政策,群眾政策知曉率大幅提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在劉主任看來,健康扶貧是醫療衛生事業的一項長期任務,西安市衛計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定會集中力量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絕不讓疾病成為百姓貧困的理由。
全力以赴 開創衛生計生事業新局面
劉順智表示,追趕超越是一場比智慧、比速度、比耐力的大比拼。而2018年注定是一個特殊之年。它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下一步,西安市衛計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時代大西安發展的新特點,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工作主線,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進一步補齊工作短板,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基層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促進生育配套政策落地,持續發力健康扶貧,努力建設西部優質醫療資源最富足城市和“一帶一路”醫療中心。
一是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辦醫職能,履行醫管委職責。開展城市公立醫院編制備案制管理試點,提高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積極配置和完善醫療資源不足區域的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加快引進、建設國際化醫療機構,提升三級醫院涉外醫療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
二是深化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建立起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考核和激勵機制。繼續實施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工作,切實提高基層醫療整體服務水平。
三是支持健康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健康西安”戰略,制定鼓勵引進優質高端醫療健康機構的專項政策,積極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項目早日落地。加快“智慧醫療”進程,逐步實現跨區域跨機構就醫和費用結算。
四是促進計劃生育轉型。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繼續實施機構整合融合及婦幼健康機構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推進基層計生工作向衛生與健康領域轉型。
五是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工作。嚴格落實“四重保障”制度、做優“三個一批”分類救治、做實疾病預防控制八大行動。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定向精準解決存在問題,實現健康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
六是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新要求,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從嚴抓班子、從嚴帶隊伍、從嚴管行業,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談到未來,劉主任充滿信心:“只要我們有踏石留痕、抓鐵有印的決心和毅力,我們有信心攻克現行衛生計生事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人人獲得基本醫療服務、人人獲得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人人具有基本健康素養的‘四有’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李歡歡]
- 好文

- 欽佩

- 喜歡

- 淚奔

- 可愛

- 思考

免責聲明
- 除鳳凰網注明之服務條款外,其它因使用鳳凰網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 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包括因下載而感染電腦病毒),鳳凰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 任何透過鳳凰網網頁而鏈接及得到之資訊、產品及服務,鳳凰網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鳳凰網內所有內容并不反映任何鳳凰網之意見及觀點。
- 鳳凰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鳳凰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 敬請諒解。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