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u003c/a>\r\n","topAd":"\u003cdiv style=\"display:none\">\r\n\u003ca href=\"http://m.yumqqxq.cn/c/8if5o85BMMc\"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 noreferrer\">\r\n\t\u003cimg src=\"http://x0.ifengimg.com/ucms/2025_16/EC4188F2C122C80153370CD0C9D6719401C58B33_size141_w1000_h90.jpg\" alt=\"文物三候 | 谷雨至,百谷潤;谷雨至,萬物生\"/>\r\n\u003c/a>\u003c/div>","floatAd":[],"newsList":[],"logoAd":[],"infoAd":[],"chipObj":{"asideAd5":"160455","contentBottomAd":"160449","asideAd4":"160454","picNews":"195259","asideAd3":"160453","searchPath":"200-203-","hardAd":"160450","recommend":"195258","video":"195129","asideAd2":"160452","asideAd1":"160451","topAd":"160447","floatAd":"160459","newsList":"195128","logoAd":"160448","infoAd":"195125"},"hostname":"m.yumqqxq.cn","docData":{"type":"article","noffhFlag":false,"fhhAccountDetail":{"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1521857","catename":"西安日報","logo":"http://x0.ifengimg.com/res/2019/AE1BBE49DA8732F95A3E7C9BEB75041B03100BB8_size11_w200_h200.jpeg","description":"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日報》官方賬號","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1521857","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1521857","eAccountId":1521857,"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1,"forbidJump":1,"fhtId":"","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21857/media","newsTime":"2021-09-28 07:07:31","lastArticleAddress":"來自陜西省"},"logo":{"logo":"http://x0.ifengimg.com/ucms/2020_35/047893747872F2451CE6A94069E0035D20860647_w322_h54.png","title":"陜西"},"domain":"m.yumqqxq.cn","base62Id":"89s57nL17q3","breadCrumbdata":[{"url":"/shanklist/200-/","title":"地方站"},{"url":"http://m.yumqqxq.cn/","title":"陜西"},{"url":"http://m.yumqqxq.cn/shanklist/200-203-216594-/","title":"資訊"},{"url":"http://m.yumqqxq.cn/shanklist/200-203-216594-216598-/","title":"鳳觀陜西"}],"searchPath":"200-203-216594-216598-","title":"西安交出十四運會精彩圓滿答卷","newsTime":"2021-09-28 07:07:31","wemediaEAccountId":"1521857","source":"","sourceUrl":"","author":"","summary":"西安交出十四運會精彩圓滿答卷","imagesInContent":[{"size":82,"width":768,"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1AA307C53418B9A79A57189931C9CA043513803E_size82_w768_h512.jpg","height":512},{"size":46,"width":768,"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6BFC96A2A4BED0C9D3948B2527BBDDBDECA66B22_size46_w768_h512.jpg","height":512},{"size":90,"width":768,"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BA179434D3B6448F935D537D9141956B7C390ECD_size90_w768_h512.jpg","height":512},{"size":27,"width":768,"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FCB21728891AF34B62EB46767C216A7D57E6FDEC_size27_w768_h402.jpg","height":402}],"bdImg":"http://d.ifengimg.com/w121_h75_q90/x0.ifengimg.com/ucms/2021_40/1AA307C53418B9A79A57189931C9CA043513803E_size82_w768_h512.jpg","pcUrl":"http://m.yumqqxq.cn/c/89s57nL17q3","url":"http://m.yumqqxq.cn/c/89s57nL17q3","commentUrl":"ucms_89s57nL17q3","skey":"2a5c7c","voteId":"ucms_89s57nL17q3","isOriginal":"0","contentData":{"contentList":[{"data":"\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1AA307C53418B9A79A57189931C9CA043513803E_size82_w768_h512.jpg\" alt=\"閉幕式現場表演。 (記者 翟小雪 攝)\"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閉幕式現場表演。 (記者 翟小雪 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6BFC96A2A4BED0C9D3948B2527BBDDBDECA66B22_size46_w768_h512.jpg\" alt=\"志愿者在閉幕式現場表演。 (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志愿者在閉幕式現場表演。 (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BA179434D3B6448F935D537D9141956B7C390ECD_size90_w768_h512.jpg\" alt=\"第十四屆全運會圣火在閉幕式上緩緩熄滅。 (記者 翟小雪 攝)\"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第十四屆全運會圣火在閉幕式上緩緩熄滅。 (記者 翟小雪 攝)\u003c/p>\u003cp class=\"detailPic\">\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40/FCB21728891AF34B62EB46767C216A7D57E6FDEC_size27_w768_h402.jpg\" alt=\"曾經的跑道寫滿光榮,飛揚大地彩虹;所有的沖刺只為夢想,瞬間閃耀永恒。\" />\u003c/p>\u003cp class=\"picIntro\">曾經的跑道寫滿光榮,飛揚大地彩虹;所有的沖刺只為夢想,瞬間閃耀永恒。\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原標題:盡顯古都新風貌 展示中華精氣神\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西安交出十四運會精彩圓滿答卷\u003c/p>\u003cp>13天,是一首難忘的歡歌,在古都大地上唱響了“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的體育強音。\u003c/p>\u003cp>青春的腳步從未停歇,追求永無止境;把一切險阻踩在腳下,希望緊握手中。\u003c/p>\u003cp>13天,是一場逐夢的征程,汗水成就賽場上的豐碑,初心照耀未來路上的星辰大海。\u003c/p>\u003cp>熊熊燃燒的圣火9月27日晚在西安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上空緩緩熄滅,第十四屆全運會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精彩落幕。以“簡約、安全、精彩”為理念,西安傾心書寫出“辦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的答卷,向全國人民展現出城市的精氣神和百姓的獲得感;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中國向世界展示大國擔當、大國情懷的一次生動詮釋。\u003c/p>\u003cp>\u003cstrong>萬名健兒叱咤賽場\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完美呈現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u003c/strong>\u003c/p>\u003cp>看健兒追著未來出發,自信的中國任英雄叱咤。\u003c/p>\u003cp>作為首次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舉辦的全國運動會,本屆全運會是展示我國競技體育水平、群眾體育實力和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書寫著建設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新篇章。\u003c/p>\u003cp>過去的十幾天里,來自全國的1.2萬名運動健兒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努力拼搏,24人9隊38次創造12項世界紀錄、2項亞洲紀錄、24項全國紀錄,再一次完美呈現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u003c/p>\u003cp>在本屆全運會上,陜西代表團共派出 700余名運動員參賽,參賽項目和參賽人數均創歷屆之最。他們以老秦人的“擰勁兒”,爭一流、創佳績,共獲得競技體育 19 枚金牌,15 枚銀牌,23 枚銅牌;西安市運動員為陜西代表團奪得 9 枚金牌、9 枚銀牌、9 枚銅牌。\u003c/p>\u003cp>群體賽事活動陜西代表團共獲得9枚金牌、11枚銀牌、12枚銅牌以及5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西安為陜西代表團奪得2金1銀3銅。\u003c/p>\u003cp>陜西代表團以及29支運動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道德風尚,賽出了陜西精神、陜西風格、陜西水平。\u003c/p>\u003cp>賽場上,陜西健兒奪得獎牌總計89枚。其中競技體育57枚、群體賽事32枚,創造了歷屆全運會最好成績。西安健兒不畏強手,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團結奮斗,充分展現了良好的競技水平和精神風貌,以11枚金牌、10枚銀牌、12枚銅牌全面超越歷屆的優異成績,實現了西安競技體育歷史性新跨越、新突破。\u003c/p>\u003cp>“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的一幅幅畫面定格在這座千年古都,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將長留西安,散發著持久閃耀的光芒。\u003c/p>\u003cp>\u003cstrong>賽事有期 精彩無限\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西安開啟“后全運”時代 再譜新篇\u003c/strong>\u003c/p>\u003cp>十四運會精彩落幕,給西安留下了榮耀,更是將“全民全運”的精神和理念注入到這座城市的血液之中,讓“全民健身”成為西安的又一張城市名片。\u003c/p>\u003cp>在本屆全運會上,群眾賽事活動包括19個大項185個小項,通過全運會,全國的體育愛好者不僅可以欣賞到各路健兒的精彩比賽,還有機會親自加入全運賽事。\u003c/p>\u003cp>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如今,西安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已覆蓋全市,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系日趨完善。開啟“后全運”時代,西安將 “人民至上”寫在最顯眼的位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有體育運動的權利、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u003c/p>\u003cp>牽手全運,是一座城市的幸運。未來,十四運會所釋放的紅利將在西安長久延續。\u003c/p>\u003cp>堅持“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西安提前謀劃“后全運”時代各項工作,持續放大全運效應。在場館運營維護上,堅持市場化運作,引入專業團隊管理,實現賽后良性運營,避免場館賽后閑置。在城市建設上,做好全運會后城建計劃編制工作,全面啟動北客站樞紐二期建設,抓緊謀劃二環、三環提升擴能工程,不斷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在產業發展上,大力拓展體育健康、賽事活動、專業培訓、文化休閑等業態,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在城市宣傳推介上,乘勢而上,精心策劃,持續宣傳千年古都城市發展的新成就、新變化、新風貌,讓全運會成為西安的新名片。\u003c/p>\u003cp>穿過千年期待,追著未來出發。\u003c/p>\u003cp>\u003cstrong>當好東道主 服務十四運\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為精彩賽事貢獻西安力量\u003c/strong>\u003c/p>\u003cp>“希望所有村民,作為我們的‘全運嘉賓’,能夠在‘西安家園’里體驗到來自陜西、西安衷心的問候!”\u003c/p>\u003cp>全運村是全運會期間全體村民的“大本營”,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十四運會全運村是歷史上開村到閉村時間最長的。比賽之余,來自全國的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們在這里度過了一個個難忘的日夜,也真切感受到西安貼心的服務和滿滿的熱情。\u003c/p>\u003cp>每位入住全運村的客人都獲贈一份獨具陜西特色的禮物——《印象秦嶺》茶杯和茯茶。全運村執行副村長楊祎介紹,《印象秦嶺》茶杯是專為十四運會定制,杯身繪有秦嶺的綠水青山,體現綠色全運的主題,蓋鈕選用西安市花石榴花,寓意賽場競技如石榴花一樣綻放,紅紅火火、充滿希望。茶杯傳承耀州窯工藝,彰顯陜西的歷史文化。\u003c/p>\u003cp>巍巍秦嶺,鐫刻周秦風骨;熠熠耀瓷,回響漢唐余音;釅釅茯茶,蘊藏秦川靈韻……\u003c/p>\u003cp>為辦好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全市以體育為舟、全運為媒,向世界展示千年古都的新風采新氣象,1300萬西安人民深感榮耀和自豪。全市以十四運會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調動各行各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廣泛開展“塑美創佳爭優”活動,以最美形象、最佳團隊、最優服務展示古都魅力、綻放古都精彩,“當好東道主、服務十四運、奉獻我的城”。\u003c/p>\u003cp>西安市執委會匯聚了眾多精兵強將,下設綜合組、文化宣傳組、城建組、競賽組、安保組、現場保障組,全力以赴服務十四運會。\u003c/p>\u003cp>十四運會期間,執委會各組環環相扣、緊密配合,服務保障全面有力,宣傳報道有聲有色,安全保衛平穩有序,疫情防控科學嚴密,確保了賽事活動精彩紛呈,獲得多方面的廣泛稱贊。\u003c/p>\u003cp>以競賽為核心,執委會競賽組先后制定了17項決策運行和管理制度、20余項總體工作方案和150個專項工作方案,協助指導各項目競委會完成了賽時工作“五圖兩表”。邀請競賽組織專家到各項目競委會開展了50次業務指導及桌面推演、30次賽前實戰模擬演練,舉行了10場測試賽,有力保障了各項賽事成功舉辦,打造了“全運經典時刻”,展現西安擔當,貢獻西安力量。\u003c/p>\u003cp>\u003cstrong>辦好一次會 搞活一座城\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魅力西安盡顯新風采新面貌\u003c/strong>\u003c/p>\u003cp>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u003c/p>\u003cp>在這個革故鼎新的大時代,十四運會為西安留下的財富,不僅僅體現在體育事業發展上,更成為西安梳理發展思路、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的新起點。\u003c/p>\u003cp>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西安乘全運會東風,全面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不斷提升城市品質;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施全域治水碧水興城,打造山水之城、生態西安;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現千年古都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時尚、開放與包容完美融合的獨特魅力。\u003c/p>\u003cp>十四運會開幕以來,西安在各路媒體鏡頭中一直穩居“C位”,國內外主流媒體不僅及時報道了各項賽事,而且深度聚焦本屆體育盛會的創新、改革與惠民理念。\u003c/p>\u003cp>《人民日報》刊登《全運會為城市添彩》,文中稱,“對于東道主,展現全運會的精彩不止于賽場和選手,還意味著環境、交通等條件的改善,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振興……”\u003c/p>\u003cp>新華社文《從天人長安到全民全運》中寫到:“十四運會點燃的運動激情必將改變西安人的生活。從宏偉壯觀的西安奧體中心、智慧綠色的全運村,到全面更新的一系列場館,將實現‘即時效應’到‘賽后效應’的接力。”\u003c/p>\u003cp>《光明日報》發文《古都西安煥然一新》:“驀然回首間,一個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西安,已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u003c/p>\u003cp>央視新聞頻道以“綠色能源助力全運會”為主題,點贊本屆全運會堅持綠色辦賽,“所有的比賽場館用電都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預計可減少煤炭燃燒6.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17萬噸。”\u003c/p>\u003cp>《The 14th National Games is held in Xi'an, the thousand-year ancient capital city》通過全球通訊社聯盟在美洲地區、亞太地區逾40個國家以英語、西語、日語、韓語、馬來語等5種語言同時發布,并在第一時間被當地主流媒體、門戶網站及重點資訊網站廣泛轉載落地,總量近450家次。美國國際日報網、納米比亞通訊社、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等海外媒體對十四運會進行了重點報道。\u003c/p>\u003cp>“參加了4屆全運會,西安這邊觀眾最多,最熱情!我在這里很幸運,感謝西安!” 9月21日中秋之夜,在十四運會男子百米大賽中奪冠的蘇炳添這樣說。一時間“福地西安”刷屏網絡。\u003c/p>\u003cp>就在全運會賽事如火如荼舉辦之際,西安全運會賽事駕駛員尹家新撿到一枚全運會金牌尋回失主的消息、為全國人民喜愛的全紅嬋找回心愛娃娃的消息,在人民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等媒體廣泛傳播,古城正能量借著強勁的運動風弘揚。\u003c/p>\u003cp>一場全運會,讓更多人看到美麗西安展示出的新風采新面貌。\u003c/p>\u003cp>本版稿件均由首席記者 張端 采寫\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蘇茂","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21857/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1521857","catename":"西安日報","logo":"http://x0.ifengimg.com/res/2019/AE1BBE49DA8732F95A3E7C9BEB75041B03100BB8_size11_w200_h200.jpeg","description":"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日報》官方賬號","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1521857","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1521857","eAccountId":1521857,"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1,"forbidJump":1,"fhtId":"","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21857/media","newsTime":"2021-09-28 07:07:31","lastArticleAddress":"來自陜西省"}},"keywords":"全運會,西安,體育,十四運會,賽事,全運,陜西,古都,賽場,競技","hasCopyRight":fals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閉幕式現場表演。 (記者 翟小雪 攝) 志愿者在閉幕式現場表演。 (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第十四屆全運會圣火在閉幕式上緩緩熄滅。 (記者 翟小雪 攝) 曾經的跑道寫滿光榮,飛揚大地彩虹;所有的沖刺只為夢想,瞬間閃耀永恒。 原標題:盡顯古都新風貌 展示中華精氣神 西安交出十四運會精彩圓滿答卷 13天,是一首難忘的歡歌,在古都大地上唱響了“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的體育強音。 青春的腳步從未停歇,追求永無止境;把一切險阻踩在腳下,希望緊握手中。 13天,是一場逐夢的征程,汗水成就賽場上的豐碑,初心照耀未來路上的星辰大海。 熊熊燃燒的圣火9月27日晚在西安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上空緩緩熄滅,第十四屆全運會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精彩落幕。以“簡約、安全、精彩”為理念,西安傾心書寫出“辦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的答卷,向全國人民展現出城市的精氣神和百姓的獲得感;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中國向世界展示大國擔當、大國情懷的一次生動詮釋。 萬名健兒叱咤賽場 完美呈現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 看健兒追著未來出發,自信的中國任英雄叱咤。 作為首次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舉辦的全國運動會,本屆全運會是展示我國競技體育水平、群眾體育實力和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書寫著建設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新篇章。 過去的十幾天里,來自全國的1.2萬名運動健兒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努力拼搏,24人9隊38次創造12項世界紀錄、2項亞洲紀錄、24項全國紀錄,再一次完美呈現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 在本屆全運會上,陜西代表團共派出 700余名運動員參賽,參賽項目和參賽人數均創歷屆之最。他們以老秦人的“擰勁兒”,爭一流、創佳績,共獲得競技體育 19 枚金牌,15 枚銀牌,23 枚銅牌;西安市運動員為陜西代表團奪得 9 枚金牌、9 枚銀牌、9 枚銅牌。 群體賽事活動陜西代表團共獲得9枚金牌、11枚銀牌、12枚銅牌以及5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西安為陜西代表團奪得2金1銀3銅。 陜西代表團以及29支運動隊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道德風尚,賽出了陜西精神、陜西風格、陜西水平。 賽場上,陜西健兒奪得獎牌總計89枚。其中競技體育57枚、群體賽事32枚,創造了歷屆全運會最好成績。西安健兒不畏強手,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團結奮斗,充分展現了良好的競技水平和精神風貌,以11枚金牌、10枚銀牌、12枚銅牌全面超越歷屆的優異成績,實現了西安競技體育歷史性新跨越、新突破。 “全民全運 同心同行”的一幅幅畫面定格在這座千年古都,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將長留西安,散發著持久閃耀的光芒。 賽事有期 精彩無限 西安開啟“后全運”時代 再譜新篇 十四運會精彩落幕,給西安留下了榮耀,更是將“全民全運”的精神和理念注入到這座城市的血液之中,讓“全民健身”成為西安的又一張城市名片。 在本屆全運會上,群眾賽事活動包括19個大項185個小項,通過全運會,全國的體育愛好者不僅可以欣賞到各路健兒的精彩比賽,還有機會親自加入全運賽事。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如今,西安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已覆蓋全市,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系日趨完善。開啟“后全運”時代,西安將 “人民至上”寫在最顯眼的位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有體育運動的權利、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 牽手全運,是一座城市的幸運。未來,十四運會所釋放的紅利將在西安長久延續。 堅持“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西安提前謀劃“后全運”時代各項工作,持續放大全運效應。在場館運營維護上,堅持市場化運作,引入專業團隊管理,實現賽后良性運營,避免場館賽后閑置。在城市建設上,做好全運會后城建計劃編制工作,全面啟動北客站樞紐二期建設,抓緊謀劃二環、三環提升擴能工程,不斷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在產業發展上,大力拓展體育健康、賽事活動、專業培訓、文化休閑等業態,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在城市宣傳推介上,乘勢而上,精心策劃,持續宣傳千年古都城市發展的新成就、新變化、新風貌,讓全運會成為西安的新名片。 穿過千年期待,追著未來出發。 當好東道主 服務十四運 為精彩賽事貢獻西安力量 “希望所有村民,作為我們的‘全運嘉賓’,能夠在‘西安家園’里體驗到來自陜西、西安衷心的問候!” 全運村是全運會期間全體村民的“大本營”,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十四運會全運村是歷史上開村到閉村時間最長的。比賽之余,來自全國的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記者們在這里度過了一個個難忘的日夜,也真切感受到西安貼心的服務和滿滿的熱情。 每位入住全運村的客人都獲贈一份獨具陜西特色的禮物——《印象秦嶺》茶杯和茯茶。全運村執行副村長楊祎介紹,《印象秦嶺》茶杯是專為十四運會定制,杯身繪有秦嶺的綠水青山,體現綠色全運的主題,蓋鈕選用西安市花石榴花,寓意賽場競技如石榴花一樣綻放,紅紅火火、充滿希望。茶杯傳承耀州窯工藝,彰顯陜西的歷史文化。 巍巍秦嶺,鐫刻周秦風骨;熠熠耀瓷,回響漢唐余音;釅釅茯茶,蘊藏秦川靈韻…… 為辦好一屆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全市以體育為舟、全運為媒,向世界展示千年古都的新風采新氣象,1300萬西安人民深感榮耀和自豪。全市以十四運會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調動各行各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廣泛開展“塑美創佳爭優”活動,以最美形象、最佳團隊、最優服務展示古都魅力、綻放古都精彩,“當好東道主、服務十四運、奉獻我的城”。 西安市執委會匯聚了眾多精兵強將,下設綜合組、文化宣傳組、城建組、競賽組、安保組、現場保障組,全力以赴服務十四運會。 十四運會期間,執委會各組環環相扣、緊密配合,服務保障全面有力,宣傳報道有聲有色,安全保衛平穩有序,疫情防控科學嚴密,確保了賽事活動精彩紛呈,獲得多方面的廣泛稱贊。 以競賽為核心,執委會競賽組先后制定了17項決策運行和管理制度、20余項總體工作方案和150個專項工作方案,協助指導各項目競委會完成了賽時工作“五圖兩表”。邀請競賽組織專家到各項目競委會開展了50次業務指導及桌面推演、30次賽前實戰模擬演練,舉行了10場測試賽,有力保障了各項賽事成功舉辦,打造了“全運經典時刻”,展現西安擔當,貢獻西安力量。 辦好一次會 搞活一座城 魅力西安盡顯新風采新面貌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 在這個革故鼎新的大時代,十四運會為西安留下的財富,不僅僅體現在體育事業發展上,更成為西安梳理發展思路、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的新起點。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西安乘全運會東風,全面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不斷提升城市品質;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施全域治水碧水興城,打造山水之城、生態西安;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現千年古都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時尚、開放與包容完美融合的獨特魅力。 十四運會開幕以來,西安在各路媒體鏡頭中一直穩居“C位”,國內外主流媒體不僅及時報道了各項賽事,而且深度聚焦本屆體育盛會的創新、改革與惠民理念。 《人民日報》刊登《全運會為城市添彩》,文中稱,“對于東道主,展現全運會的精彩不止于賽場和選手,還意味著環境、交通等條件的改善,文化、旅游等領域的振興……” 新華社文《從天人長安到全民全運》中寫到:“十四運會點燃的運動激情必將改變西安人的生活。從宏偉壯觀的西安奧體中心、智慧綠色的全運村,到全面更新的一系列場館,將實現‘即時效應’到‘賽后效應’的接力。” 《光明日報》發文《古都西安煥然一新》:“驀然回首間,一個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西安,已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 央視新聞頻道以“綠色能源助力全運會”為主題,點贊本屆全運會堅持綠色辦賽,“所有的比賽場館用電都來自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預計可減少煤炭燃燒6.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17萬噸。” 《The 14th National Games is held in Xi'an, the thousand-year ancient capital city》通過全球通訊社聯盟在美洲地區、亞太地區逾40個國家以英語、西語、日語、韓語、馬來語等5種語言同時發布,并在第一時間被當地主流媒體、門戶網站及重點資訊網站廣泛轉載落地,總量近450家次。美國國際日報網、納米比亞通訊社、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等海外媒體對十四運會進行了重點報道。 “參加了4屆全運會,西安這邊觀眾最多,最熱情!我在這里很幸運,感謝西安!” 9月21日中秋之夜,在十四運會男子百米大賽中奪冠的蘇炳添這樣說。一時間“福地西安”刷屏網絡。 就在全運會賽事如火如荼舉辦之際,西安全運會賽事駕駛員尹家新撿到一枚全運會金牌尋回失主的消息、為全國人民喜愛的全紅嬋找回心愛娃娃的消息,在人民網、光明網、中國青年網等媒體廣泛傳播,古城正能量借著強勁的運動風弘揚。 一場全運會,讓更多人看到美麗西安展示出的新風采新面貌。 本版稿件均由首席記者 張端 采寫
西安交出十四運會精彩圓滿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