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關中平原地區人民檢察院
他們辦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有時可能只是簡單的一起盜竊“小案”,但卻是他們心中的“大要案”;他們不能簡單的“小兒酌減”,也不能機械的“從嚴懲處”;他們要在依法審查認定犯罪事實的基礎上,依據審查認定的未成年“人”的事實,作出精準處理;他們,就是“未成年人檢察官”。
“潤物于無聲之處,救人在幼年之時”。
他們辦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有時可能只是簡單的一起盜竊“小案”,但卻是他們心中的“大要案”;
他們不能簡單的“小兒酌減”,也不能機械的“從嚴懲處”;
他們要在依法審查認定犯罪事實的基礎上,依據審查認定的未成年“人”的事實,作出精準處理;
他們,就是“未成年人檢察官”。一個對法治充滿信仰、對兒童充滿關愛、對檢察事業充滿激情的檢察官群體。他們用心、用力、用情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保護好未成年人,是在做“守心”的工作。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中肩負著“全過程保護”的重要責任。未檢人張乃毅亦是“守心”工作中的一員。
陜西省關中平原地區人民檢察院駐省未管所檢察室主任、未檢工作室主任張乃毅從事未檢工作很多年了,他說:“我做過很多未檢工作,接觸過很多未成年犯。未檢工作是特殊的,因為你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同樣的他們也是罪犯,懲罰不是最終目的,如何讓他們從源頭上不再犯罪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畢竟他們中有的人可能只是因為處于叛逆期、不辯是非才導致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的人生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看山不是山”,很多未成年人犯罪不止是表面看到的單純原因,深層是家庭的原因、社會的責任,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根源上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機制,這需要更多的思考與探索。
幾十年的從業經歷,他用微光照亮萬千家庭幸福通途。“對自己能夠從事未成年犯檢察工作感到自豪。”張乃毅說。未檢工作很有意義,對社會是貢獻,對家庭教育也是一種促進,這是一個遇見后便不想離開的領域。
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張乃毅對未檢工作的認真執著,離不開團隊的力量。
為更好地開展未檢工作,陜西省關中平原地區人民檢察院成立未成年檢察辦公室,共有4名隊員。微光匯聚,光芒四射,這是這個團隊的魅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采用視頻、電話等非接觸式監督方式和手段,對監獄監管活動進行法律監督。2021年至今,共辦理省未管所提請的減刑、假釋案件87件,建議監獄暫緩提請案件21件、從嚴掌握減刑幅度案件5建。在日常的檢察工作中,對罪犯涉黑、涉惡及“三類人”13人建立工作臺賬和檔案,對未成年犯的學習、生產情況開展日常監督工作。
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一疊疊的案卷、一次次的審查、年復一年的日積月累,讓他們在未檢工作上有了更多的嘗試與探索。
檢察官在對未成年犯出監審查過程中發現,未成年犯家庭教育缺失、缺乏關愛、疏于親子溝通交流,這些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2022年11月7日,陜西省關中平原地區人民檢察院向陜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刑滿釋放未成年人家長首發家庭教育令。“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彎路,父母是負有直接責任的。在接下來孩子回歸社會的過程中,父母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做孩子的知心人,爭取早日幫助孩子回歸家庭,融入社會。”張乃毅說。
父母疏于對未成年人的關心關愛,疏于與孩子溝通交流,家庭引導不夠,未能嚴格履行監護和家庭教育職責,在日常的監護中存在監護缺位、家庭教育方式不當等問題。在未成年人刑滿即將進入社會回歸家庭時,仍有必要對家長監護人和刑滿釋放者進行專門的、專業的法律層面、心理層面以及社會層面展開多方位、廣角度、深層次幫教活動。
家庭教育令的發布,從個體而言,對個人家庭是一種幫助:幫助家長當好監護人,不讓未成年人再次違法犯罪,當守法的好公民。同時,這也是社會問題,有助于從個體推動至社會層面,從社區、村委會、司法方面形成合力,有助于扭轉當地風氣,促進社會治安。
未檢就像麥田里的守望者,要拉住那些奔向違法犯罪懸崖的孩子,指引他們回到安全地帶。
“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在發出教育令的同時,檢察院特別家庭教育專家專門為家長做“如何加強與孩子溝通交流,如何關注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如何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引導孩子,如何重塑良好家庭關系?”的專題心理輔導授課。
“執法很嚴肅,同時對未成年犯也應當體現司法溫度。作為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就是要發揮監督職能,同時,作為未成年犯管教所檢察官也是特殊的——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在執法辦案中更要傳遞溫情,讓被幫教者切實感受到司法溫度。”張乃毅表示。
《家庭教育令》是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聯動機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創新司法實踐。但做好家庭教育指導還需要更多力量的整合,這樣家庭教育令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才能讓家庭教育令“活”起來。這對于社會各界來說,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他也將在未檢的工作上繼續奮斗。
日前,陜西省關中平原地區人民檢察院集全院之智做好“鐵檢·小桔燈”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揭牌儀式的準備工作,作為未檢工作發展的契機和基石,進一步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專業化、規范化和社會化。
泰戈爾說,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尊貴的。未檢人張乃毅從事的不正是綠葉的事業嗎?默默地呵護未成年人的成長,默默地關注未成年人的未來,默默地做著未成年人的引路人。未檢人讓未成年人重拾美麗人生的追求和希望,重新踏上夢想之路,他日歸來仍是翩翩少年!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鳳凰網陜西頻道特別策劃法治欄目《奉法者說》,欄目聚焦全省公安、檢察、法院、司法體系基層優秀人物,全力打造暖新聞。通過對系統內人物在職履職典型案例的樹立,不斷彰顯其責任和擔當,以榜樣力量激勵全省政法隊伍高質量發展,展現法治陜西聲音,弘揚法治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