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裔家祭大典首次實行"子孫三代同拜祖"
2012年10月03日 10:42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黃廣華 范少偉 汪瀧
來自國內外的孔子后裔在家祭現場互相交流。本報記者 張曉科 攝 (記者 黃廣華 范少偉 汪瀧) 公祭孔子結束后,28日上午10點02分,壬辰年紀念先祖誕辰2563年孔子后裔家祭大典正式開始。

祖孫三代共同祭拜先祖。張曉科攝

來自國內外的孔子后裔在家祭現場互相交流。本報記者張曉科攝
(記者黃廣華范少偉汪瀧) 公祭孔子結束后,28日上午10點02分,壬辰年紀念先祖誕辰2563年孔子后裔家祭大典正式開始。來自海內外的300余位孔子后裔代表來到孔廟大成殿前,共同祭拜孔子。今年家祭孔子首次實行祖孫三代共同祭拜先祖。
家祭孔子正式開始后,家祭的主祭官和陪祭官首先走進大成殿內,向孔子行三拜九叩禮。之后,孔子后裔代表孔令玉在大成殿內宣讀家祭祭文,同時大成殿月臺前開始演出八佾樂舞。樂舞結束后,來自海內外的300余名孔子后裔先后來到大成殿前,向孔子行“叩拜禮”。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在家祭孔子現場,出現了祖孫三代家庭代表一起祭拜先祖孔子的情形。小孫子孔幼旭5歲,跟著爺爺和爸爸上香跪拜,看起來有些興奮,而旁邊的爺爺孔維鑾和爸爸孔亞洲則面帶嚴肅,特別虔誠地在大成殿前向孔子行跪拜禮。“我今年50歲,是孔子的第78代孫,第一次帶著小孫子參加家祭。”孔維鑾告訴記者,現在小孫子能熟練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可能對其中的含義并不是特別了解,但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等思想已經融入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孩子從小參加祭孔大典,以這種形式接觸孔子思想,長大后也會傳承和延續、發展儒家思想。世界孔子后裔聯誼總會副會長孔德班告訴記者,這是今年家祭創新的地方。
“現場孔子后裔共同跪拜在祖先面前時不少人都激動得眼含淚水,顯露出真摯的內心情感。”來自河南的一位孔子后裔說,孔子后裔們在祭拜祖先的同時也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他們會更加銘記孔子“仁愛”、“誠信”思想,遵照家訓約束自己為人處事的規則,并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世界孔子后裔聯誼總會副會長孔德班
祭祀只是方式重在心靈祭奠
“今年的家祭與以往有所不同,增加了祖孫三代一起祭祀,同時主祭官、陪祭官行的是‘三拜九叩’,其余參加家祭的孔子后裔行的是‘叩拜禮’。”孔德班說,以前所有參加家祭的人員都是鞠躬,沒有行‘叩拜禮’,祖孫三代一同祭祀,也是孔子薪火延綿不斷、孔子思想充滿活力的表現,孔子的香火不滅,中華文明的根系也不會不斷。
孔子深刻認識社會人生,也對自然、天命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張通過祭祀的儀式教育人們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過這些禮儀教化人心,使‘民德歸厚’。”孔德班說,孔子推崇周禮,強調“慎終追遠”,重視喪葬與祭祀,其著眼點應該在于現世人間的秩序。人只有做到“親人”才能“愛人”,只有在“親人”的基礎上加強修養,推己及人,才能“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進而才能做到“泛愛眾”“四海之內皆兄弟”。
“祭祀的意義除了表達對圣賢的緬懷和尊重之外,還表達了民眾對自我心中神性的追尋,祭祀的過程實質上是對人性崇高的一種心靈祭奠,祭祀只是一種方式與過程。”孔德班認為,現代人缺少的是這種心靈的祭祀,這也是孔子祭祀思想的人文價值所在。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