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14時32分,隨著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緩緩開啟閘門,清澈的漢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線4省市近1億人受益。據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70%供水來自陜西。[詳細]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渠全長1273公里,年調水規模130億立方米。[詳細]
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來,安康市牢固樹立生態立市、循環發展理念,堅持“護水、增綠、治污、移民、興業、富民”十二字方針,緊緊圍繞“一池清水入庫,一泓清水北上”的工作目標,認真組織、扎實做好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水質保護工作。[詳細]
月河川道里的6000多畝土地已被規劃用于“飛地經濟”。總投資6個多億的項目,正在陸續“飛”入白河的“新土地”。只有走出去才有機會、才有發展,命運才可能改變。[詳細]
為了更好的涵養水源,安康市累計投資60多億元,造林900萬畝,已經使安康市自產徑流由106億立方米增加到了121億立方米,增加了15億立方米。可以說安康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詳細]
漢江水質保護專項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1640 人次,進行了573家(次)檢查,查處整改環境問題623 個。[詳細]
安康市先后投資18.6億元啟動了18個沿江重點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并累計關停“兩高”企業300余家。[詳細]
專項行動中共檢查各類企業573家(次),查處整改環境問題623個,企業違法排污問題得到有效遏制。[詳細]
搬遷安置任務的完成只是階段性勝利,后續生產安置、就業扶持和穩定發展的任務還十分繁重,為鼓勵移民創業,拓寬就業門路,各地安置區政府在移民發展項目補助、稅費減免、無息貸款等方面相繼出臺了扶持政策,組織專業人員對種植、養殖戶和小型加工企業主實行免費指導,搭建產銷“一條龍”平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