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從“煤城”到“綠城”的巨變
2012年10月31日 09:12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耿翔 康傳義
——訪銅川市市長王利霞 記者:近年來,銅川和大多數城市一樣,把生態立市作為一項重大發展戰略。作為全省唯一的資源型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實施這一戰略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王利霞:銅

——訪銅川市市長王利霞
記者:近年來,銅川和大多數城市一樣,把生態立市作為一項重大發展戰略。作為全省唯一的資源型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實施這一戰略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王利霞:銅川是一座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在計劃經濟時期,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由于長期的“挖煤賣資源,采石頭燒水泥”等粗放式發展模式,導致以煤煙、粉塵為主的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直接影響到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城市的對外形象。這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不僅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發展工程,關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持續開展了以水泥粉塵污染和煤煙型大氣污染為重點的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堅持“關小上大、治旋關立、集中煅燒、分散研磨”的思路,累計關閉拆除落后水泥生產線51條,淘汰落后水泥產能500萬噸,削減粉塵6萬噸。同時,我們扎實實施了市區煤煙型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了20多平方公里改煤區,搬遷了污染嚴重的企業和煤臺20多個,煤煙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通過多年努力,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四年保持在328天以上。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我們提出了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文化興市、生態立市三大戰略,建設經濟強、文化興、生態美的全國知名休閑養生城市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提升城市競爭力、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打造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生態城市。造林綠化是生態建設的基礎和保障,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2000年以來累計投入造林綠化資金15.5億元,每年植樹造林20萬畝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平方公里以上。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1%,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2.5%。
記者:這幾年,銅川通過創建綠化模范城市,樹越來越多,山越來越綠,生態越來越好。在這背后,銅川都付諸了哪些行動?
王利霞:我們建設綠色銅川,打造生態城市,目的就是讓整個銅川大地都綠起來。銅川創建綠化模范城市,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比其他城市都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加壓力,不等不靠,啟動了陜西省綠化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并于2009年創建成功。2010年我們又啟動了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創建工作,堅持把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置于首位,持續抓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和退耕還林工程,并把三北工程建設與發展干雜果經濟林相結合,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2001年至今共完成三北工程建設42.6萬畝,1999年至今共完成退耕還林35.1萬畝、荒山造林51.3萬畝,以蘋果、櫻桃、核桃為主的鮮干果經濟林面積發展到210萬畝,實現了農民人均5畝果。在突出抓好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的同時,我們圍繞身邊增綠,因地制宜實施了以城市綠化、通道綠化、景區綠化、流域綠化和家園綠化為主的五大重點區域綠化工程,全市城市綠化總量迅速擴張,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面完成了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各項工作任務,今年6月份通過了省上預檢,各項指標達到國家標準。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三河、六園、多帶、一圈”的城市綠色網架體系。
記者:如今來到銅川,無論在北市區還是南市區,大家都有一個共同感受:綠色已成為城市的主色調,那個“衛星上看不見的城市”已成為遙遠的記憶。你們是如何讓銅川這座“煤城”披上了嶄新的綠裝?
王利霞:綠化銅川,市區綠化是重中之重。我們堅持把園林綠化作為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生態美的宜居休閑養生城市的重要內容,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在北市區,堅持“下山出溝、控建增綠”的原則,綠化城市直觀山坡1775畝,在臨近市區的22條支毛溝造林6387畝,市區主要干道和漆水河兩岸基本實現了綠化全覆蓋。實施了沉陷區滑塌區居民整體搬遷工程,禁止在搬遷后的土地搞建設,全部進行綠化。在南市區(新區),按照建設園林式新城的標準,編制了城市綠化規劃,連續多年動員組織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我為新區添點綠”活動,建成了陽光廣場、金謨廣場、銅川牡丹園等一批市區廣場和游園綠地,新區綠地面積達到499.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達到545.5萬平方米。從2004年起,我們對包茂高速及210國道銅川段沿線兩側重點區域進行綠化,現已建成了寬20到30米的寬幅林帶80公里,綠化面積4709畝,過境高速公路和210國道銅川段已經成為了綠色生態通道。2011年我們在南北市區實施了“千綠萬紅百增艷”城市綠化工程。今年我們順應群眾期盼,實施了城市增綠碧水工程,將其作為市委、市政府2012年民生十大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勢推進。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銅川城市面貌、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善,成功創建為省級園林城市。目前,全市建成省級園林式單位16個、省級園林式居住區2個、市級以上庭院綠化先進單位184個。全市公共綠地面積達到412萬平方米,綠地率36.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3平方米。
記者:銅川地處渭北旱塬,水資源匱乏,老百姓對城市水景觀非常關注,那么,銅川在城市變綠的時候,有沒有把水景觀建設考慮進去?
王利霞: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我們就對城市生態水景系統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就是實施碧水工程,彰顯生態特色,增加城市靈性,構筑銅川山水園林城市特色景觀,提升城市吸引力。目前,已編制完成了《銅川市南市區碧水工程規劃》,規劃從城市北部桃曲坡水庫流經銅川市新區的高干渠引水,打造城市生態水景系統。今年重點實施沮河景觀、趙氏河濕地公園景觀工程,開工建設新區城市中心公園丹陽湖、大唐養生園生態湖、藥王山景區生態湖,建成后將形成水面20余萬平方米。我們堅信,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一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水綠共映、自然和諧”的休閑養生城市將會呈現在世人眼前。
陜西日報記者耿翔康傳義
同題報道: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