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的產業鏈 富平縣念“羊經”發了“羊財”
以創辦陜西首個“托牛所”名揚三秦大地,后又自費發起“中國西部乳業質量萬里行”活動,因“中國乳業打假第一人”而聞名全國的蔣衛鎖,近日正式收購陜西富平秦源乳業公司,引起業界關注。
養羊、產羔、擠奶、開發液態乳、羊奶酪……“喜羊羊”形成的產業鏈給富平諸多鄉鎮帶來了莫大的驚喜,許多農戶靠發“羊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一個村45輛小汽車
“人家都說俺們何仙村人發了羊財,這話一點兒不假。”仲夏時節,富平縣城關鎮何仙村的“羊倌”書記張水利站在自己的羊圈里,臉上洋溢著喜悅。身后是新蓋的二層小樓,屋內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而停在旁邊的,是他新買的昌河車。
從2007年開始,張水利開始規模養殖,首批養了30只,當時還享受了省農業廳1萬元的補貼政策。為養好羊,他專門邀請畜牧技術員上門指導,咨詢相關內容,并訂閱報紙雜志自學相關知識,積累經驗,羊也越養越好,2010年賣奶收入就有4.5萬元。
嘗到羊甜頭的張水利還在不斷擴大規模,現在,他家的奶羊已增加到80多只。他還向記者透露,2012年他還將著手修建一個現代化羊棚,讓羊有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養羊也是個‘明白賬’,一只奶山羊一年下來怎么也得純收入1500元左右,用心養好一只羊勝過種好一畝田。”張水利笑著說說。 何仙村556戶人,養羊戶300戶,每戶每年能掙近萬元,光村民自購小汽車就有45輛。現在,“奶山羊經濟”早已從何仙村擴展到城關鎮,乃至整個富平縣。據介紹,截至目前,富平縣奶山羊存欄達35.6萬只,10只以上奶山羊適度規模養殖戶5000多戶,建成奶山羊養殖場(小區)20個,奶山羊機械化擠奶站168個,2011年奶山羊產業產值達到5.8億元,成為全國養殖規模最大、品質最優的關中奶山羊繁育基地。
打工者返鄉當“羊倌”
看到有人養羊賺錢了,更多的人也就加入進來了。
在北京一待就是4年的宋軼江,好幾年沒回老家了,今年春節的一趟老家之行,讓他感慨萬千。 宋軼江的老家在富平縣城關鎮懷陽村,前幾年村民生活并不富裕。今年回去,發現許多村人靠養羊致了富,機械化擠奶站都建到了家門口。 “村里房子蓋起來了,家里也能洗熱水澡了,現代家用電器家里都很齊備”。宋軼江說,這在幾年前是難以想象的。“一對夫妻,家門口養羊,一年至少能掙4萬元,比打工好多咧。”今年春節過后,宋軼江沒再出去,開始籌劃自家的“羊經”。40歲的白建國是富平城關鎮余灣村村民。2010年初返鄉后,他就在家養起了奶山羊,開始了自己的“羊倌”生活。 去年白建國投資了3萬多元,養羊收入了4.5萬元。現在,白建國正在建一個新的羊圈,占地80平方米,可以養60只羊。“以后發展起來了,還想幫助鄉親們共同致富,把更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都引回來。”白建國對他的“羊倌”生活充滿信心。
一只羊的產業鏈
面對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富平縣委、縣政府沒有裹步不前,早早著手從產業鏈前端切入謀劃“一只羊的產業鏈”。在引進外地乳品加工企業進駐的基礎上,富平縣在項目、資金、用地等方面積極扶持本地乳品加工企業技改和開發新品,并向羊奶粉生產、羊奶酪、乳清粉、羊胎盤素提取、羊肉深加工、羊皮深加工等關聯產業發展。目前,富平縣內有紅星、金牛、美可高特等本地乳品加工企業6家,年加工能力8萬噸。現今,陜西金牛乳業公司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華彤牌酸羊奶、液態羊奶已相繼上市。陜西紅星乳業公司投資1.68億元興建的日產600噸羊乳加工項目也已竣工并投入生產。僅該公司旗下專業合作社簽約農戶有1.7萬余戶,奶山羊數超過20萬只。
相關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