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民生工程解決群眾最急最盼的事
陜西日報訊(記者齊宇強通訊員楊超)乾縣民生工程著力解決“居民吃水難、村民行路難、貧困群眾生活難”的最急、最盼的事,今年城鄉供水工程投資7300多萬元,使縣鄉群眾一解用水之憂;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已硬化村內道路560公里,相當于過去10年的總和;全縣1300戶貧困戶、2910名留守兒童、1000名“五保戶、困難戶”在1116名領導干部、1034名黨員教師和1000名醫護人員的結對幫扶下,使多數貧困戶走上了產業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素有“干縣”之稱的乾縣,近年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干旱缺水已成為制約乾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今年該縣城鄉供水工程要新建人飲工程63處,解決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使農村供水普及率達到95%,縣城供水能力由1.3萬立方米提高到2萬立方米以上,保證未來5年縣城24小時供水。今年全縣已新建、改建供水工程30處,新打水源井23眼,配套供水設備24臺,架設專門變壓器28臺,新建改造管理站26處,新修和維護管理房1595平方米,改造鋪設供水管網251.54公里,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3%。城關鎮韓家堡、大楊月新等5處縣城供水應急水源工程和注泔東南村、大楊閆家廟等30處農村人飲工程已建成使用。他們堅持把緩解當前縣城用水困難與長遠實施“羊毛灣水庫供水”工程并重,省水利廳已組織召開了羊毛灣水庫供水工程可研報告審查會,與省水利勘測設計院簽訂了設計合同,計劃明年3月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2.65億元,建成后,最高日總供水量4.07萬方,可解決19.32萬人的用水問題,全縣用水緊張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改觀。
作為擁有58萬人口的農業大縣,乾縣村內道路落后的現狀嚴重制約著該縣的生產生活。縣上及時出臺了財政獎補等相關政策,并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村內道路建設納入年度考評。縣委書記劉勇鋒,縣長任杰經常深入村、組檢查指導村內道路建設工作,目前,全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共新建村內道路563公里,建設村內排水渠84.53公里,農網線路改造15千米,建成配電室7個,鋪設人飲管線33公里,安裝路燈1652盞,新建垃圾池350個。綠化街道18.6千米,建設村級文化廣場8個,受益群眾達30多萬人。到今年上半年,各級財政共投入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6725萬元,帶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總投入1.9億元,建成項目407個。砂石路修通后,許多村告別了道路泥濘難行的歷史,蘋果、蔬菜等農產品好賣了,村民種植養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為切實解決好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留守兒童上學生活等方面的困難,乾縣深入開展了“千名干部幫扶千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千名黨員教師幫扶千名留守兒童”和“千名醫護人員幫扶千名‘五保戶、困難戶’”活動。全縣已實施“千幫千”幫扶項目2870個,投入幫扶資金1058萬元,給貧困戶送去豬仔和育繁母豬5680頭、秦川牛和奶牛108頭、奶山羊4060只,使多數貧困戶走上了產業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組織1034名黨員教師與農村2910名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子,解決留守兒童在學習、人格、親情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其健康成長。目前千名教師已給留守兒童送學習用品2.08萬件(冊),捐資67萬多元;千名醫護人員與全縣千名“五保戶、困難戶”結對幫扶。目前,醫護人員已義診5600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5萬多份,與958名“五保戶、困難戶”群眾簽訂了健康服務承諾書,為他們進行了體檢,建立了健康檔案,并對行動不便的患者進行免費接送治療。許多群眾高興地說:“縣委、縣政府急群眾所急所盼,事事都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相關新聞: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