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監獄第十一監區黨支部書記、監區長
他始終用頭雁站位和塔尖標準要求自己,敢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是雁塔監獄這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楷模,是全監警察職工,乃至全省監獄系統的先進榜樣……
“他始終用頭雁站位和塔尖標準要求自己,敢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是雁塔監獄這片熱土上成長起來的楷模,是全監警察職工,乃至全省監獄系統的先進榜樣……”這是在歡迎李波榮獲第六屆陜西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榮譽稱號的座談會上,監獄黨委給予他的高度評價。實際工作中,李波也是這么做的。
李波,現任雁塔監獄第十一監區黨支部書記、監區長。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位身先士卒的領導,好似三大現場的“定海神針”;他也是一位言傳身教的老師,像是改造工作的“人形字典”;他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是指引青年看齊的“旗幟標桿”。
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李波第一時間主動請戰、逆行而上、舍小家顧大家,帶領監區警察堅守陣地、攻堅克難。第一批封閉執勤結束后,他毅然寫下決心書,繼續戰斗,最長連續執勤59天。領導同事們都勸他回家看看年邁生病的父母,幫助腳崴不能走路的妻子干些家務,他卻說:“現在疫情剛剛開始,防控形勢非常嚴峻,我還是留在監區封閉執勤心里踏實。”
李波在工作中
盡管50多歲了,但在李波的身上,總有年輕人那種拼命三郎式的工作干勁,總有一種無所畏懼的魄力和源源不斷的動力,李波總是對工作表現出滿腔熱情和崇高敬意,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矢志不渝!在他的身上,始終體顯出一種慎終如始的認真,堅韌不拔的執著,持之以恒的熱情。收押新犯、執行專項任務,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監獄黨委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波,正是因為李波做到了“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以實際行動勇擔神圣使命。
十一監區監區里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是他,一進車間就是一早上、一下午的是他,早晚點名親力親為的是他,開飯發藥現場全程監管也是他……這樣一天下來,論誰看著他忙碌的身影也在值班室如坐針氈,這樣的“頭雁”怎能不帶領集體昂首闊步、行穩致遠呢?
李波曾經感嘆過,“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對一個集體來說,他很少告訴年輕干警去做什么,而是以身作則,用一種無聲的方式督促人,真正的工作是要干什么的,是怎么去干的,怎樣才能干好。
李波堅守崗位
在封閉執勤那段日子,李波最常說的四個字就是“我留下吧”,誰家里有個急事,李波從來都是自己站出來,讓同志們沒有后顧之憂地回家;監區干警獲得了榮譽,他總會在例會上鄭重表揚,將獎狀高高掛起,促進大家向優秀和榜樣看齊;獄內很多原先跟隨李波一起共事過的戰友,如今很多都成長為監區中層,他們見了李波都會叫一聲“師父”,而李波總會笑著說:“別叫師父,我們是兄弟。”很多人講,跟李波共事能學到很多東西,得到更快的進步,因為他善于發現下屬身上的閃光點,好鋼用在刀刃上,善于給下屬搭建干事平臺、創造成長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擁有讓下屬比自己強的氣度,能夠放下身段,讓下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到更廣闊的的世界。
為了保證監區一日八環節管理能夠長堅持、成常態,李波以上率下,從罪犯起床環節開始,每天拿著一塊手表開始逐分逐秒的掐時間精測細算,工作筆記上密密麻麻的記載著各項數據。有了數據支撐,他便帶領大家建立罪犯一日流程時間軸,用科學數據指導管理規范。如規定洗漱環節每次洗漱 4 個監舍 48 人,每人保證 1 個龍頭, 每次限時 5 分鐘,總用時不超過 20 分鐘;要求警察現場監督罪犯服藥,做到發到手、放到口、咽下走;實行“一牌一區”管理,設置罪犯生產互監顯示牌、罪犯移動馬甲更換區,規范罪犯如廁及零星流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監區的整體工作大幅提升。
工作中,李波是一名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做事細心嚴謹的人,可是在她女兒心里,他是一個“不稱職的”爸爸。因為工作繁忙,因此李波很少有時間回家。女兒對此有很多的抱怨和不滿,即便在參加著學校的活動,只要一個電話,李波馬上就會奮不顧身回到崗位,留給女兒的是他匆匆離去的背影。女兒的幼兒園的畢業典禮上沒有他,小學畢業的那天也沒有他的身影,初高中的百日誓師大會上沒有他的鼓勵,甚至女兒都已經逐漸適應了沒有他在的春節。疫情3年,女兒和李波見面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照顧年邁老人的重任也落在了妻子一個人的身上。
但是,這一切隨著女兒的長大,逐漸得到了理解。
李波榮獲第六屆陜西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榮譽稱號
“直到我走進工作,走上工作崗位,我才懂得了什么是責任和職責。”李波的女兒李雪瑞表示,漸漸地,她明白了父親之前的種種,這是一個人的使命和忠誠的體現;原來疫情期間父親的堅守和付出,是這個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因為父親是一名警察,他有他的使命。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春天,那雙嶄新皮鞋上的褶皺越來越深,夏天,那件執勤服被汗水無數次浸透,濕了又干,秋天,他嫻熟地單手操作儀器給自己測量血壓,冬天風雪交加的夜晚中,也有踩在深深積雪里那個熟悉的背影。對李波來說,幾十年來也許已經在他的身上上演過千百次,成為了他的職業習慣,可對初入警營的同事來說,這鐵一樣的作風為他們樹立了追求的目標,對監獄人民警察這份職業有了更強烈的認同,更讓人們對胸前這熠熠閃亮的黨徽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我房子門開著不關,有事直接進來叫我。”這是多年來李波在監區夜間休息時養成的習慣,也是對李波對同志們的承諾。雖然基層工作“千條線”,不過他仍然用凡人之軀造就了許多不平凡的故事,將平凡的工作作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自始至終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詮釋著一名監獄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擔當,捍衛著崇高的信念,守一方凈土,護一方安寧。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鳳凰網陜西頻道特別策劃法治欄目《奉法者說》,欄目聚焦全省公安、檢察、法院、司法體系基層優秀人物,全力打造暖新聞。通過對系統內人物在職履職典型案例的樹立,不斷彰顯其責任和擔當,以榜樣力量激勵全省政法隊伍高質量發展,展現法治陜西聲音,弘揚法治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