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破題 布局陜西經濟新版圖
2015年12月08日 09:38
來源:陜西傳媒網--陜西日報
今年,鎮巴被確定為“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陜西省獲該項殊榮的僅1市3縣。圖為鎮巴縣城秋景。通訊員 黃娟 高亞非 攝 原標題:縣域破題布局陜西經濟新版圖——深化改革開放陜西在行動(下篇)
均衡發展亟待破題
我省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多種不足:各區域、縣域經濟之間發展不平衡,全省三大區域綜合實力、資源稟賦差異懸殊。
2014年度十強縣分布顯示,陜北關中各5縣入圍,陜南依舊缺位,經濟明顯落后陜北關中地區??h域之間,經濟基礎好、資源豐富的縣較為富余,財政資金雄厚。經濟基礎較差,資源匱乏的縣,財力緊張。兩極分化嚴重。2014年經濟總量最高、最低值相差14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相差近兩倍。
省統計局一項調查也顯示,我省經濟活躍型縣域61.5%分布在陜北。經濟潛力型縣域僅有4個,關中、陜南各1個,陜北2個。經濟緩慢型縣域主要分布在關中和陜南,關中12個,占緩慢型縣域的85.7%,陜南只有2個。而份額較大的經濟滯后型縣域陜南最多,有22個,占所有滯后型縣域的42.3%。
從各區域內部看,發展亦有不均。在關中地區,活躍和潛力型縣域占據關中的17.1%,緩慢型占34.3%,滯后型則占據近一半縣域;陜北兩極分化明顯,北部和西部縣域經濟發展很有活力,但東南部13縣經濟發展很不樂觀,約占陜北所有縣域的56.5%,屬于滯后型縣域;陜南僅有柞水1縣為潛力型縣域,其余22個縣發展滯后,占據陜南縣域的近九成。
此外,各類能源、礦產資源產業形成了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大多經濟強縣都依賴于此,“十強縣”中僅興平市和高陵縣是非資源縣市。只有關中和陜南的少部分縣域依靠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旅游業等帶動經濟發展。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貧困人口在現行標準下全脫貧、貧困縣全摘帽。于11月13日閉幕的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指出,未來五年,我省將以秦巴山區、白于山區等為主戰場,強力推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確保2018年前延安率先在全國革命老區中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020年前全省農村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承擔著脫貧重大任務的縣域經濟,亟須轉型升級,破題發展。
省統計局專家建議,要縮小縣域內部的經濟差異,促進經濟轉型,首先應加大對貧困縣的扶持力度,除政府采取各項措施外,還可以發揮發達縣域排頭兵作用,給予人力、財力、經驗等各方面幫助。其次要根據自身優勢,采取適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注重市場導向,發展特色經濟、規模經濟,實現產業集群。還應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模式,有條件的縣域要升級產業結構,將產業做精做深,增強競爭力。并引進智力資源,改進金融服務,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韬钅钩鐾链罅恐窈喣緺?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