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銳國際沖擊“獵頭第一股” “賣人”有多賺
2015年11月30日 09:32
來源:新京報
資料圖片原標題:科銳國際沖擊“獵頭第一股” “賣人”有多賺 在普通人眼中,受大公司委托撬走高端人才的獵頭行業,頗為高端和神秘。 最近,科銳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下稱科銳國際)披露了招股書。這家自稱國
大客戶包括佳能、聯想等知名公司
科銳國際的招股書披露了它的大客戶情況。近年來,佳能(中國)一直是科銳國際的頭號“財神”。
以2015年上半年為例,佳能向科銳國際貢獻了0.49億元的收入,占其當期營收的比重為14.96%。過去幾年中,來自佳能的采購,最高的占比曾達到過21.96%。
此外,神州數碼、聯想、蘋果等IT制造公司、賽諾菲等制藥企業,也是科銳國際的大客戶。但招股書并未透露,科銳國際向這些公司提供的是獵頭服務還是靈活用工服務。
這兩項業務,所帶來的利潤有著“天壤之別”。朱正華對新京報記者稱,由于國內的獵頭市場仍然處在價格戰階段,利潤被壓得較低。招股書顯示,科銳國際的綜合毛利率為56.85%。
其中,今年上半年,科銳國際中高端人才尋訪(即獵頭業務)的毛利率為99.88%。該業務以13.51萬元的營業成本,獲得了1.09億元的收入。早前的2013年,獵頭業務的毛利率曾達到100%。
對比之下,貢獻近5成營收的靈活用工業務,因為毛利率低,所以利潤相對“單薄”。今年上半年,靈活用工業務獲得了1.6億元的收入,對應的營業成本則高達1.37億元,毛利率僅為14%。
這是由人工成本高企所導致的。近年來,科銳國際“靈活用工業務”的成本賬單中,人工成本占比均超過90%。
而整個科銳國際公司,人工成本占公司營業總成本的比重,都在8成左右,而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分別達到77.13、76.49%、79.35%和80.14%,保持較高比例,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多位獵頭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獵頭業務的開展較為依賴“人”,但人才流動也是獵頭行業較為頭痛的問題之一,“人才培養成熟后,很難留住人才也是一大痛點”,因為“一旦獵頭顧問成熟起來有了資源,往往會選擇自己創業成立新公司”。
這一問題在科銳國際身上也有所體現。
2013年,科銳國際的中高端人才訪尋業務收入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科銳國際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對業務進行梳理和調整,部分人員流失,影響了業務擴張速度”。
“行業競爭日益加劇,行業內企業對核心業務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科銳國際提示風險稱,公司面臨“因核心業務人員引進不足或核心人才流失,不能滿足業務發展需求”的風險。
11月27日,就公司發展的部分問題,新京報記者向科銳國際提出了采訪要求。科銳國際回復稱,目前處于靜默期,無法披露多于招股書的內容。
□新京報記者 陳楊 北京報道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